国际关系专家为摆脱贫困而斗争:中国的减贫不仅仅是收入问题

2020-07-24 11:37   来源: 环球网    阅读次数:70

前天,他还向他在意大利罗马的国际友人介绍了贵阳市的大数据产业。回国后,他立即赶往黔东南州的少数民族地区,研究该村的住房和饮用水安全状况。孙志明的工作跨度如此之广,以至于"过去无法想象"。


孙志明自2018年4月被任命为贵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贵州省扶贫办公室副主任以来,从每年50多次学术交流到每年至少50次进村考察,开始从国际关系专家转变为扶贫干部。


九看"和"三个问题确定贫困家庭


办公室的世界地图已成为贵州省贫困人口的地图,准确地标明了2019年贵州省每个乡镇的贫困人口数量。没有贫困人口的乡镇呈淡橙色,贫困发生率为卡其色,20%以上的乡镇被标记为橙色,极端贫困的乡镇范围为深红色。


孙志明减轻贫困的主要目标是明确的--穷人是零,把这张地图上的所有色块都变成淡橙色。事实上,这对孙志明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他抵达贵州之初,在扶贫方面几乎没有经验。"不用时间准备,上车工作,边工作边学习。


一个标准,两个不担心三个保障","工业革命八要素","五步劳动法"。这一系列新名词逐渐从陌生到熟悉,吃透,并进入到消除贫困的具体实践中。有人知道,孙志明是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副院长,他主要研究大国之间的关系和国际危机管理。他想请他逐一谈谈国际形势。"我现在是一个扶贫的人,我想与扶贫第一线的同志建立一个共同的对话体系。


比如,刚走进一个村,到底怎么识别贫困户?到底怎么识别致贫原因?实践中,贵州扶贫干部总结出‘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是否强,四看家里有没有读书汉子’的‘四看’识别法"在此基础上,孙志明总结出"九看"和"三问"法--看村,看水,看房,看田,看电,看厨房,看圈,看学生,病人,医院;问收入,问计划,问困难他把学术研究的方式带到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中,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成一个课题,"就像解决算术的问题一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问题。 这也成了他每次下村走访的"必修课"。



孙志明(右一)走访贫困户

利用贵阳大市场促进全省扶贫


贵阳市在2015年实现了全面的脱贫,虽然全市没有贫困县,但到2019年年底,仍有6119户家庭和13564人生活在贫困中。同时,要确保全市15088户脱贫户中43084人逐步脱贫,不回到贫困状态。同时,贵阳市还帮助了全省13个贫困县。如何使扶贫工作做到准确、长远,也是孙志明提出的一个课题。


在这方面,他的解决思路是要把"给钱"转化为"施予项目和产业",把"负责任的社区"发展成"利益共同体",利用贵阳大市场带动全省扶贫,使扶贫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在贵阳市,"共建行动"结合了困难群体和配套产业的搬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群众搬迁和社区发展,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贵阳市开阳县贫困家庭杨其炎通过免费培训在社区农贸市场上创业。"多做多赚",日子越来越好了。


贵阳市全县援救的黔南县洛店县,今年三月成功地从贫困县摘下帽子。在罗店县脱贫的关键时刻,向贵阳市发出了扶贫清单。孙志明率领扶贫小组反复研究和对接,最终决定投资五千万元,协助当地边境杨镇建设水厂。


2020年初,宾阳镇建成了一座日均供水能力达25000吨的智能水厂,山区近100000人告别了取水、吃饭的历史,使用了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为了拉近"利益共同体",贵阳市还帮助罗店县建设了一个因地制宜的高标准蔬菜供应基地。洛店县全年高温,蔬菜比贵阳蔬菜早15~20天上市。经过150公里的公路运输,早熟蔬菜可以在贵阳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促进贫困家庭增收,巩固扶贫成果,丰富贵阳市民餐桌上的选择。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扶贫工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孙志明的书桌上有一本书"贫困的本质",里面有18个贫困国家或地区的调查结果。作者认为,贫困的根本问题是"贫困陷阱",它阻止人们摆脱贫困,如教育、医疗、信息等。因此,扶贫的基本逻辑之一就是填补这些贫困陷阱。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信息,即人类对贫穷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解决办法也是不同的。"世界各国都在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中国也是如此。"孙志明继续比较他的扶贫方法和世界解决贫困的方法。



孙志明认为,国际贫困线标准是每人每天1.9美元,在这一轮准确的扶贫运动中,我国提出"一标准,二不用担心,三保证"是一套综合指标体系,不仅要看人均收入是否符合标准,还要判断是否有温饱、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等问题,是从根本上消除绝对贫困和地区贫困的整体。


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国穷人的实际生产和生活条件远远高于国际标准。"孙志明进一步解释说,在这一目标下,各省将根据当地情况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


孙志明在题为"世界扶贫"和"中国式扶贫"的讲座中结合了实际工作案例和经验。有一次,演讲结束后,一位听众怀疑地问他:贫困家庭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脱贫吗?他们能在一个不贫穷的生活中稳定下来吗?


孙志明说,他完全理解这种怀疑,因为没有真正的扶贫经验,没有人能够理解中国的精确扶贫体系,很难想象中国的扶贫计划对全球减贫事业的价值。


他给提问者举了一个例子,"两个不担心三个保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保穷人的饮用水安全,最后,实际工作中给出的饮用水安全标准是什么?


每人每天平均供水量不少于35升,最大取水距离不超过1000米,垂直滴水不超过100米,最长的取水时间不超过20分钟,水质无色无味,长期饮用不会导致疾病。孙志明说,这不是简单的敷设水管就能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标准,"很多人听了都很惊讶,没想到会要求这么一丝不苟。


同样,"不用担心穿"标准到几套洗衣全年,什么样的冷床上用品等等,贵州省道路建设标准细化到村民群体,30多个村庄不搬家,不搬家的路。


孙志明说,讲完这些故事后,许多人心中的疑虑减少了,人们对扶贫有了更具体的理解。贵州使用"绣功夫",是中国决心的缩影。"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做法。


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金勇赞扬了在2008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看到的贵州扶贫案例。通过对贵阳的实地考察,他认为贵州的可复制和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应该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以造福更多的人。


关于如何在世界各地推广和推广中国的扶贫计划,孙志明认为,这种难忘的扶贫经验可能为自己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我期待着今后在国际舞台上更多地发言,讲述中国扶贫的故事,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更多可供借鉴和易于推广的中国项目。



责任编辑:yt498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经济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