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大运河那记忆中的文化

2020-11-17 11:30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912

说到京杭大运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绵延 2500 多年、绵延 3200 多公里的大烟巨浪。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北京的运河遗迹越来越丰富。如今,在保护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运河文化遗产依然存在,这不仅给游客带来了惊喜,而且还给运河带来了数千年的生机。


大运河北京段横跨七个地区,以白福泉和玉泉山泉为水源,注入翁山公园(昆明湖,今颐和园),将吉水潭(今石池)引向长江,最后流经玉河(旧路)和通回河进入北运河。近年来,文物部门在百福泉、玉河老路、鲁县古城等九处遗址的考古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就,运河水工遗骸的再现,如古城门、堤坝、桥梁、码头等,已成为元明清大运河兴衰的明证。


曾任 "故宫门卫" 的单霁翔说,文物应该修缮,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保护不是目的,使用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继承。只有这样,文化遗产才有尊严,才能成为各个城市和地区发展的积极力量。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尤其是在古都北京。根据北京推动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中长期规划(2019-2035),西山的大运河、长城和永定河是北京文化底蕴乃至中华文明的精髓。北京应该系统地进行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蓝绿色交织的生态文化景观,创造出一条文化旅游魅力的走廊。


这就是规划的方式,人们也是如此。运河的遗骸不断被发现,沿途的文物冲走了运河保存和修复过程中的灰尘,被运河水磨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 "珍珠项链"。

image.png

最近,北京古都举办了另一项文化活动 --2020 年北京大运河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北京讲述了保护和修复各种遗产的过程,如水源、水闸、桥梁、码头、仓库、古遗址、古建筑、石刻等,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故事,以便更多人阅读这本沉重的历史书。


百福泉位于昌平区,是大运河最主要的源头。目前,龙王寺墙和九龙塘石碑馆的维修工作已在百福泉遗址完成。在海淀区,"运河第一门" 广元门不远,是皇宫万寿寺。目前万寿寺及其周边地区将全面腾飞,并将在未来与延庆寺、武塔寺建立新的 "牌签地"。通州区,素有 "水运同济" 之称,在绿心森林公园建立了运河路、千年会林等 36 处风景区。北关门通航后,大批市民来到这里划船。


大运河文化节从专题展览、云集、学术讲座、非遗产活动、风格整合到各种推广活动,随着一系列活动的普及,说明了大运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保护观念,真正幸存于运河遗物,毕竟,妥善封存的文化遗产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古老的记忆,"觉醒" 后的生动而平易近人的文物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年轻一代的跳动脉搏,真正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经济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