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需求和房产过剩现象只是由于"囤积"吗?

2020-09-08 14:13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193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快,但也不稳定,为解决这种不稳定,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国家在"住房、住房"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密集的调控手段。例如,2019年全年,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数量比上年增长了200多倍,累计增长600多倍。事实上,这些规管和控制手段,都是为了确保市民能够负担得起买得起和住得起的房屋。


在今年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国家并没有像专家组希望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的那样重新启动房地产经济。因为早在当年实施的"住宅生活还是不投机"的政策实施中,争取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已成为最重要的目标。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要遏制房价高企的现象,怎么可能重启房地产经济,为国内经济埋下隐患?


1599545729746169.jpeg


此外,虽然"住宅是否投机"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并付诸实施,但房地产市场已逐步趋于稳定,但由于近20年来中国房地产过于繁荣,仍存在着需求过剩、住房过剩等现象。


一个是需求太大,另一个是产能过剩,这似乎自相矛盾,但实际上它也反映了一个现实:囤积房屋。当房地产最初开发的时候,有一些富人因为房地产家族而变得富有,比如王健林。有一段时间,中国出现了很多投机房客,他们囤积房屋,推测房屋,把房子炸成"天价",这样僵化的需求只能"看着房子发出叹气的叹息"。


房价高企后,开发商"乐于"建房",投机房客仍在囤积房屋,再一次达到房价的另一个高峰。在此基础上,中国有许多房屋奴隶,但仍有大量刚性需求无法满足住房需求,因此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过于旺盛,炒房户手中的房子已经卖不出去,因此出现了这两种现象。


而出台"住房、住房、住房"等政策,有人说房价高企问题严重,国家要继续调控,实现了房价下跌的目标。但中国房地产之父孟晓苏表示,这不是国家的"责任"。


孟晓苏说,国家应该管理住房的供求,而不是承担降低房价的责任。当供求关系得到良好的管理时,就有可能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在保障性公寓中,国家也应该做好住房工作,通过商品房,使土地价格和销售所得收入得到更好的转移支付,以确保低收入人群也能满足住房需求。


孟晓苏认为,这是房地产改革的终极意义。国家承担的是一项社会责任,即确保满足公民的生活需要。在房价方面,他认为房价的上升趋势仍然明显,势不可挡,因此他说,"不要把房地产放在笼子里。"此外,他觉得房价上涨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


不过,很多人不同意这方面的说法,起初他们坚持"不应炒房",以稳定房价,如果楼价一直上涨,推动楼价上升,那麽这项政策又有何需要呢?


目前,遏制住房投机,增加住房供应,是真正解决国家住房问题的最重要手段,这两种手段一是坚持"住房不烧坏",二是进行保障性公寓建设,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房价不太可能下降,因为"稳定"是最终目标,但是,当保障性公寓的数量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房价可能会出现动荡。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经济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