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来》敦煌篇 ----给寂寞的人传递真善美的歌声

2020-08-04 13:56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0

随着公元前一世纪"丝绸之路"大地的空旷",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在静水的激流下汹涌而起。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佛教艺术也在骆驼铃和婆罗门声中向东移动,沿着丝绸之路落在地上,孕育了花朵。四个古代文明终于在东西方的交汇处相遇,并与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花园相撞。这个十字路口被称为敦煌,这朵奇妙的花被称为莫高窟。


敦煌作为玉门与阳关的交汇处,于公元四世纪开始修建莫高窟。经过十六国、隋唐、五代、西夏、元代的建设,敦煌今天成了一片浩瀚的汤汤,一望无际。在坎罗兴河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张倩(莫高窟223)、张一超(莫高窟156)、一群穿着奇装异服的外国王子(莫高窟85)、西域乐器表演队(莫高窟220)和五台山地图(莫高窟61石窟)。有那些跳胡旋转戏法、弹回琵琶飞天、自由穿梭于山林之间的九色鹿王,在天国里展现出人间烟火的气息。这是佛教文化艺术最好的音符,巩固了河西走廊一千多年来的沧桑。


鲁迅曾说过:"外向,在摄取外来营养;内向,挖掘自己的灵魂",这也是敦煌的写照。在这一千多年来,敦煌从未停止过探索。它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精神,启发了不同领域的人们,照亮了世界的精神世界。在这背后,参与创新的不仅是古代艺术家、雕刻家、石窟,更是敦煌世世代代的守护者。在沙漠的风和尘土中,他们伴随着青春;在昏暗的石窟里,他们用绿色的灯光照亮墙壁。他们用自己满是热血的洞作为动力,年复一年地在石窟里打扫、测量、复制、修理工作。


与莫高窟隔河相望,有一块漆黑的墓碑,上面写着《敦煌守护神》一书,这是属于第一代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在事业的巅峰时期,他放弃了在法国的艺术生涯,回到了敦煌的家乡,在寂寞沙洲的冰冷世界里,他继续建设着一个艺术天堂。如今,他正看着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看着红色的屋檐,人流如织,蔚为壮观。 几百米外敦煌研究院一个安静的院落里,矗立着一尊名为"青春"的雕像,略微向前的身躯向前,是时代的风和心情。雕像的原型是"敦煌女儿"--樊锦诗。 从1962年大学实习开始,她嫁到敦煌已近60年。 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敦煌的辉煌,她大踏步推进石窟数字化进程,拉近了敦煌与整个世界的距离。


一根钉子,早晨像丝绸一样黑,傍晚像雪一样白;年轻时,这宁静的心灵是我的家乡。敦煌的守护者用樱桃浇灌黄沙峭壁间的珍宝,向从过去到未来的孤独的人唱真善美。


8月4日晚,21日至20日,"似乎是老人"的第三集将在中国电视网、江苏卫视、爱奇艺台同时播出。在节目中,中国网络总编辑王晓辉将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敦煌研究院院长赵胜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博民一起,进入陌生的壁画世界,探索敦煌艺术永恒青春的奥秘。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环球经济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